访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(苗族织锦技艺)传承人唐巧英
2024-12-02 18:38:26   来源:世界工艺美术网   评论:0 今日点击:

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创新发展苗锦技艺 访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(苗族织锦技艺)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唐巧英女士
传承民族传统文化  创新发展苗锦技艺
访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(苗族织锦技艺)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唐巧英女士
记者:唐培穗 蒋杰
 
[唐巧英女士简介]
唐巧英女士是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工艺美术高级大师;中华产品网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工作站副站长。
 
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,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(苗族织锦技艺)项目代表性传承人,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民族织绣专业委员会副主任,广西传统工艺研究会理事兼织绣专业委员会主任,广西阳光助残基地?宾阳县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“就业导师”,广西传统工艺孵化中心织绣技艺首席导师,广西南宁市师范大学驻校工艺师,广西柳州市工艺美术大师,柳州工匠,广西融水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苗族织锦技艺培导师。
 
日前,全球美丽网、国际神州网、世界工艺美术网、中华产品网副总编唐培穗和记者蒋杰,来到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融水苗族织绵传习体验馆,采访了唐巧英女士。唐巧英大师就有关传承苗族织锦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。
 
记者问:唐大师,您好!请介绍一下您是如何成为苗族织锦传人的?
唐巧英答:我从事苗族织锦40多年,是家族第四代传承人。从十岁开始跟奶奶和妈妈学艺,十六岁学成出师,开始独立制作和传授技艺,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苗族织锦制作技艺师傅。后来参加工作之余也不断的学习和创新,在家族和社会中培养出不少的苗族织锦技艺学徒。现带有徒弟吴思、何素文、何瑾等。经过几十年的努力,不断学习深造提高技艺的同时不忘初心励志前行,传承和发扬一直在路上。
 
记者问:唐大师,您在传承苗族织锦技艺方面,做了哪些工作?
唐巧英答:要做好传承苗族织锦技艺,不仅搭建好培训、传承和研学的平台,而且实现文化惠民,我还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。采取了培训进基层、进社区、进残疾人基地、进校园、走进博物馆,学员来自不同层面,有幼儿园、小学生、中学生、大学生、博士、机关单位、社会团体以及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等等。截止目前,我开展技艺培训班260余场次,惠及党群6000余人次。同时有三个固定培训场地:融水县苗族织锦传习体验馆、融水苗族自治县文化馆苗族织锦非遗学堂、融水苗族自治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。接待高大院校师生研学1000多人次。作为传承人的我,不忘初心牢记使命,从几千人次参加培训中,带出的贫困户,可兼顾农活适合家庭生产的产业优势、足不出门可增加家庭收入而脱贫,同时走向乡村振兴之路。既达到了挖掘地方民族文化、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。同时也得到专家和社会的认可。
 
记者问:唐大师,您在传承苗族织锦技艺宣传方面,是怎样做的?
唐巧英答:在传承苗族织锦技艺宣传方面,我多次应邀,代表融水苗族自治县以民族特色技艺和产业参加过区内外大型活动。参加了南宁----旧裳新尚非遗馆暨“织绣技艺”乡村计划启动仪式精品展。南宁市第十八届教育系统师生迎春艺术作品展暨首届师生、艺术实践工作坊展。广西音乐厅举行的“非遗过大年  文化进万家”活动。广西鼎固集团文化艺术会盛典暨非遗文化会。融水苗族自治县“秀苗家苗族特色,展时代少年风采”活动。第十九届中国—融水苗族芦笙斗马节(非遗板块)活动兼执行导演。融水县青少年活动中心“蒲公英公益大课堂”主题活动,融水县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展示活动,广西三月三系列活动防城港非遗展风采、广西全域旅游大集市桂林展示,中国东盟博览会桂林国际会展中心展示活动,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展示活动,参加全国大型《文化馆长说》系列节目(广西篇)录制,代表广西参加外省三月三推介、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,宣传民族文化活动。参加2023年中国(南宁)旗袍文化艺术盛典活动“苗族织锦技艺”项目入选活动的中国非遗织染绣传统技艺展等等。我们还采取了“三位一体”宣传法,弘扬“苗锦”文化:1、在特色基地“育”。 形成自己非遗“苗锦”特色文化品牌。2、在线上线下“宣”。“线上新媒体传+线下活动展”相容融合的方式,将苗族织锦文化传承和弘扬。3、在高校上“讲”。以进校园为契机,传承系列活动,“苗锦”教学视频通过南宁师范大学的媒体平台转播,让在泰国的学校都在学习中国的苗族文化。通过以上的方式,大力宣传了苗族织锦的传统技艺。
 
记者问:唐大师,您的苗族织锦作品,荣获了哪些荣誉?
唐巧英答:我作为工美大师、工匠、传承人,在通过传承的同时也要发展,自己明确了一条风格独到、全新的工艺美术创作之路。多件作品先后入选了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览:1、国家级“金凤凰”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金、铜奖。2、广西工艺美术作品“八桂天工”金、银、鼓励奖。3、广西传统工艺展品“八桂民俗盛典”铜奖。4、柳州市工艺美术展品金、银、铜奖、”最佳人气奖”一等奖。5、柳州市工匠荣誉称号。6、全国行业职业(工艺美术)技能竞赛前50强奖。7、全国妇女手工创新创业大赛50强选手奖。8、作品《国富民强》系列被选入在《神秘大苗山》书籍、《锦绣苗山》被选入在《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展》书籍、《笙歌起舞奔小康》被选入《最美小康路》书集。9、连续三年(2019---2021)被评为自治县优秀非遗传承人。10、传统工艺多维创新教学实践建设第二届广西文化艺术奖、广西文艺山花奖?创新奖。11、被授予2021--2023两年度“融水县优秀少先队员校外辅导员”称号。12、荣获第二届广西文艺三花奖?创新奖。13、荣获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工艺美术高级大师。14、荣获2022——2024两年度“柳州市优秀少先队十校外辅导员”称号。15、荣获2023年中国(南宁)旗袍文化艺术盛典活动“苗族织锦技艺”项目入选活动的中国非遗织染绣传统技艺展等等。
 
记者问:唐大师,您在苗族织锦的传承与创新上,是怎么做的?
唐巧英答:我转变观念,做到传统与现代结合,大胆创新,开发并合理利用,以苗锦图腾为元素设计出符合现代生活的产品类、艺术品类、旅游纪念品类等。生活日用品类包括:时尚高端苗锦礼服、盛装苗锦服饰、苗锦被面、苗锦床单、苗锦台布、苗锦头巾、苗锦披巾、苗锦背带、苗锦枕头、苗锦枕巾、苗锦抱枕等品种;艺术品类有大壁挂、小壁挂等苗锦壁挂系列;旅游纪念品类的有苗锦耳环、苗锦挂包,健康药锤,时尚苗锦领带,特色T恤系列,木质旅游纪念代表融水‘福牌’钥匙扣,苗锦牛角、爱心型,粽子型葫芦型香囊、绣球挂件,福苗娃,摆件等等产品,也可以制作成艺术品,供大家欣赏、收藏。
 
是啊,唐巧英大师经过多年耕耘见成效,奋力书写新的篇章。她以工匠精神从为指导,以“匠心”、“匠魂”为标杆,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跟党走。唐大师说:我要织好民族锦,为发展民族传统文化而织,在坚守中传承,在创新中发展。让我们的民族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并肩前行,生生不息,造福人类。让我们的民族传统技艺走出中国,走向世界。

▲全球美丽网、国际神州网、世界工艺美术网、中华产品网副总编唐培穗(左)与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(苗族织锦技艺)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唐巧英(右)合影。(摄影:蒋杰)

▲全球美丽网、国际神州网、世界工艺美术网、中华产品网副总编唐培穗(左)与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(苗族织锦技艺)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唐巧英(右)合影。(摄影:蒋杰)

▲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(苗族织锦技艺)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唐巧英(右二)在为融水县民族中学的学生上苗族织锦技艺课。(摄影:唐培穗)

▲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(苗族织锦技艺)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唐巧英(右二)在为融水县民族中学的学生上苗族织锦技艺课。(摄影:唐培穗)

▲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(苗族织锦技艺)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唐巧英(左一)在为融水县民族中学的学生上苗族织锦技艺课。(摄影:唐培穗)

▲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(苗族织锦技艺)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唐巧英(左二)在为融水县民族中学的学生上苗族织锦技艺课。(摄影:唐培穗)

▲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(苗族织锦技艺)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唐巧英(左二)在为融水县民族中学的学生上苗族织锦技艺课。(摄影:唐培穗)

▲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(苗族织锦技艺)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唐巧英(左一)在为融水县民族中学的学生上苗族织锦技艺课。(摄影:唐培穗)
 
▲在融水县的大型活动芦笙斗马节上,文艺演出中展示苗族传统织锦技艺节目。(唐巧英老师供稿)

▲在融水县的大型活动芦笙斗马节上,文艺演出中展示苗族传统织锦技艺节目。(唐巧英老师供稿)

▲在融水县的大型活动芦笙斗马节上,文艺演出中展示传统苗族织锦产品的节目。(唐巧英老师供稿)

▲参加全国大型《文化馆长说》系列节目(广西篇)录制现场,(唐巧英老师供稿)

▲在融水县的大型活动芦笙斗马节上,文艺演出中展示传统苗族织锦产品的节目。(唐巧英老师供稿)

▲在融水县的大型活动芦笙斗马节上,苗族传统织布机参加游巡方块的节目。(唐巧英老师供稿)
 
责编:唐国宣 杨丽莉 唐圣松 唐培穗
人类命运共同体★融水苗族人物风彩★专题宣传报道
全球美丽网(http://www.wholeworldbjx.com)   
中华产品网(http://chinazhcpw.com)
国际神州网(http://www.chinajrsz.com)            
世界工艺美术网(http://changxiaow.com)

相关热词搜索:

上一篇:唐培穗采访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工艺美术高级大师唐巧英
下一篇:最后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