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省新都区新繁棕编非遗传承人潘武先生:艺术惊天地
2025-03-20 12:01:38 来源:世界工艺美术网 评论:0 今日点击:
中华艺术大师审评材料
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繁棕编第五批非遗传承人潘武先生:艺术惊天地
中华艺术大师审评材料
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繁棕编第五批非遗传承人潘武先生:艺术惊天地

潘武,男,广西都安大山娃,70后。
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当时的儿童玩具,都是老人放羊时,砍下树叶或茅草编织的各种小动物。孩子们玩得很开心。

在那种氛围下,孩子们自然而然的也都学会了这个手艺活。每个人都把它当作一项游戏来玩耍。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。

奶奶说,这是女娲娘娘造人后,用树叶给我们做衣服时流传下来的手艺,不能给断了。
到了90年代,打工潮席卷全国,年轻人有机会走出大山,带回很多的塑料玩具,孩子们也不用自己做玩具了。
到了21世纪,电子产品出现,手工游戏就被电子游戏所代替,慢慢的就消失得无影无踪......
2015年,我学会上网后才知道,这个手艺叫 棕编 ,是民间稀有的手工艺,2011年被列入国家非遗保护项目。有很高的传承价值。
然后我就利用业余时间,把我的编织过程录成视频,公开发布到网上,引起很大反响,得到极大的关注。很多人因为我的视频喜欢上了棕编,学会了棕编技艺。
目前国内的棕编从业者,大部分都是跟我的视频学习的。
广西多家媒体和学校也对这门手艺感兴趣,相继邀请我去学校讲课和展示。
相关事迹也被新华网、中新网、人民日报、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、学习强国等媒体报道。
南宁电视台,广西卫视,央视都做过我的棕编节目。
目前我还是以棕编传播和非遗研学为主,没有参加广西的相关赛事。所以荣誉方面我还是一片空白。
南宁顺为非遗手工体验馆——
开展的研学项目有:棕编、竹编、糖画、冰糖葫芦、中国结、扎染、腊染、壮锦香包、绣球、剪纸、掐丝珐琅……

下面是我获得的一些认可奖状:
2020年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繁棕编第五批非遗传承人。
2019年9月加入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。
2019年12月加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。
2020年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外聘工艺师。
2020年 广西南宁师范大学传统工艺研究院驻校工艺师。
2020年被评为广西民协优秀会员。
2021年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棕编技能优秀奖。
2021年第二届广西文艺山花奖——创新奖。













棕编是一种以棕榈叶为原材料,通过穿插、折拉、打扣、收边等手法制作工艺品的传统手工技艺,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。以下是关于棕编的详细介绍:
1.历史与起源?
棕编起源于三国时代,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,被誉为“中国民间一绝”。它最初用于制作生活用品,如蓑衣、凉帽、拖鞋等,后来逐渐发展为工艺美术品。
2.工艺特点?
材料:以棕榈树叶为主要原料,选材讲究,需选择白嫩柔软、色彩明快的棕丝。
技法?:包括撕、拉、绕、刺、穿、插等手法,综合运用草编、竹编的技巧,追求神、形、趣的完美结合。
创新:现代棕编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,如使用干棕榈叶代替鲜叶,延长作品保存时间,并融入草扎、竹编等技法,拓展创作题材。
3.代表作品与题材
棕编作品题材广泛,包括飞禽走兽、花鸟虫鱼等,如青蛙、蜻蜓、螳螂、龙等,形态逼真,栩栩如生。部分作品还结合传统文化,如《龙戏珠》《腾龙》等,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4.传承与发展
传承人:如杨浦区的叶邦叔、湖塘的俞家祥等,他们不仅继承了传统技艺,还通过创新和教学推动棕编的年轻化。
非遗保护:棕编已被列入国家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如新繁棕编、长沙棕编等,受到广泛关注和保护。
5.文化价值
棕编不仅是传统手工艺的体现,更是中华农耕文明的文化印记。它通过精巧的技艺和丰富的题材,传递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。
总结:棕编作为一种传统手工技艺,既保留了历史文化的精髓,又通过不断创新焕发新的活力,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责编:唐国宣 黄安妮 唐圣松 唐培穗 莫世忠 阳新文 韦春榕
人类命运共同体★艺人风彩★专题宣传报道
中华艺术大师评审组委会(Chinese Art Masters Evaluation Committee)
全球美丽网(http://www.wholeworldbjx.com)
中华产品网(http://chinazhcpw.com)
国际神州网(http://www.chinajrsz.com)
世界工艺美术网(http://changxiaow.com)
相关热词搜索:
上一篇:广西罗城仫佬族杜焕珍:背带 是母爱之歌 民族之魂
下一篇:最后一页